新华财经北京8月18日电(王菁)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而如何进一步激发债券市场,尤其是交易所市场的活力,则需要监管部门对科创、REITs等“热点”领域的发行提供支持,对二级市场的参与者范围和做市商队伍进行扩容,对交易所债券境外机构参与品种实施创新,并对房地产、城投等重点领域做好风险防控。
证监会18日发布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内容,并指导沪深交易所公布了一系列支持市场发展的新规。如果单独将涉及债券市场的内容剥离,如何理解监管部门在细分领域的政策用意?交易所债券市场已经在相应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新华财经对前述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
发行端——“品种创新、定位精准” 支持重点领域融资
【资料图】
“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发行科技创新领域REITs。”
“加快推动REITs常态化发行和高质量扩容。推出REITs相关指数及REITs指数基金,优化REITs估值体系、发行询价机制,培育专业REITs投资者群体,加快推动REITs市场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
上述两段观点,是证监会18日发布的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中,关于债市“发行端”的部分。具体来看,关键点包括“精准支持科创等创新企业融资”、“推动REITs市场高质量运行和有序扩容”。
首先,从顶层设计和基础制度改革层面来看,证监会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企业债券职责划转高效平稳落地。发布实施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提高中介机构债券执业质量指导意见,推动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
其次,在服务“稳增长”方面,债券一级市场的发展成果提供了很好的证明。证监会介绍称,坚持公司债、企业债、ABS和REITs协同发展,今年1-7月,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合计融资7.32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科创债发行超1670亿元,绿色债发行超900亿元。截至7月底,共发行上市32个REITs项目,合计募集资金近1000亿元。
投资端——如何激发交易所债市活力?引入更多内外资参与者、加强做市业务质量
“全面提升债券市场运行活力和质量。加强债市投资端改革,推动允许银行类机构全面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壮大债券做市商队伍,稳步推进询报价制度改革,深化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这是证监会18日发布的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中,关于“投资端”的部分。
“扩大市场参与者范围”、“做市手段提升流动性”、“完善报价机制增强效率”,另有“通过外资引入活跃市场交投”......这些便是本次证监会释放的债券市场二级市场运行发展“信号”。证监会甚至直接提及了一项具体的举措,即“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
首先,做市商制度代表着对于“增强流动性”的最直接手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于2月6日正式启动了债券做市业务,至今已平稳有序运行了半年有余。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中,做市债券成交量快速增长,其中上交所基准做市利率债的日成交量于8月7日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在成交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交易商的报价利差亦明显收敛,其中部分利率债的报价利差收敛至0.001元。此外,首批做市券商共有12家,截至目前已扩容至14家。
据新华财经统计,截至8月17日,上交所基准做市利率债品种共有16只,其中14只为国债、2只为国开债;基准做市信用债共有57只,皆为AAA级公司债;自选做市品种共165只。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对新华财经表示,做市业务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尤其在市场遇到波动、收益率上行时,买盘常大量涌现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寻找到足够多的卖盘与之匹配,这容易使市场中滋生出一些恐慌情绪,并带来流动性的进一步下降,最终形成“收益率上行-流动性下降”的负反馈,影响市场的平稳运行。
“另一方面,做市业务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定价效率。相较于其他债券投资者,做市商对于其所做市的品种更为熟悉,价格发现能力更强,报出的买卖价格更为合理,有助于形成更加准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收益率曲线,为市场定价提供基准参考。”张旭称。
据中信建投证券债券做市业务负责人向新华财经透露称,“交易所债券业务推出以来,中信建投证券积极参与利率债和信用债的做市报价。截至7月底,公司累计为近百只基准利率债和基准信用债提供做市报价,合计覆盖几十家发行主体。交易量随着市场整体流动性的提升而不断增加,近期利率债日均做市成交量在百亿元以上。”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未来,中信建投证券将积极响应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关于‘全面提升债券市场运行活力和质量’的号召,继续加大对做市业务的投入,助力债券市场稳健发展。”
其次,增强活跃度的另一项必由之路便是丰富市场投资者类型和交投品种。
提升外资的高质量流入和深度参与,也是监管部门十分重视的方向。可以说,引进外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外开放也是监管不变的主基调。境内市场需要更多元化的投资者参与进来,引入新鲜活力与海外投资理念,并推动境内市场化进程的发展。
谈及交易所债市的对外开放,受限于我国债券市场顶层设计和职责分化等因素,交易所市场从体量和品种上与银行间市场有一定差距,当然这也作用于对外开放这方面。而交易所债券的外资参与渠道,更多倚重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
早在2002年11月5日,证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QFII制度在中国内地的确立和实施,初始总额度40亿美元。QFII制度的建立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时隔超过20年,随着对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不少境外机构投资者机构甚至开始下沉到信用债的研究与投资,更为多元地配置其在中国市场的资产,即跨市场资产配置。
德意志银行中国证券投资服务部中国区总经理李湛对新华财经介绍称:“不少投资者既有债券市场的投资,也有股票市场投资,未来也可能投股指期货这类金融衍生品。”
对于进一步的市场品种扩容,李湛还提及:“国债期货也是很多投资者,特别是已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的机构非常关心的品种。虽然国债期货正式落地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已被列入监管考虑范围。相信监管机构会充分把握好节奏,在合适的时候开放合适的品种给境外投资者进行投资。”
再次,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市在互联互通方面的推进也使得更多外资可以便利地参与到交易所市场。
基于互联互通下的统一对外开放,就不得不提及去年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的重磅联合公告,彼时将境外机构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充到交易所市场,即“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方式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对于交易所市场而言,互联互通将促进更多有效机构投资者直接参与,提振交易所债券市场流动性,同时也有助于统一市场价格。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陈健恒也表示,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债市的对外开放,其意义在于境外机构直接进入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和债券通项下的境外机构,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类型并不完全重合,进而可能带来潜在的增量需求。
除此之外,交易所债市具有规模庞大的信用债市场。通过积极推动债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境外机构参与我国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均将不断增强,信用债将为境外机构投资打开另一个“蓝海”。
防范风险——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强化城投债券风险监测预警
对于“防范风险”这项基本要求,是实现前述的发行与投资同步发展的前提。
证监会18日表示,“坚持底线思维,全力做好房地产、城投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继续抓好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保持房企股债融资渠道总体稳定,支持正常经营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坚持‘一企一策’,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强化城投债券风险监测预警,把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债务“防爆雷”作为重中之重,全力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债券违约风险方面,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总体平稳,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对于处置债券市场违约风险,要区分增量与存量,区分一般公司债与城投债,区分短期流动性困难与持续经营能力丧失,分类采取措施、精准拆弹,突出重点、抓早抓实,切实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同时,通过提升违约债券转让效率、优化上市公司债转股实施渠道、完善债券违约司法救济渠道等方式,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
一直以来,证监会始终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债券违约风险防控工作。密切监测排查债券违约风险,推动发行人和相关方综合运用出售资产、债务重组、引入战投等方式稳妥处置风险个案。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国有企业债券风险监测预警协作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合力。
对于如何进一步减少债券违约风险,市场人士认为,监管可以强化中央、地方、各部委的联动。一方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优势,做到风险的早发现、早识别;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优势,在市场准入、绩效考评等方面给予差异化要求,做到有奖有罚,督促重点风险企业不能恶意“逃废债”。
编辑:李奇涵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