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蝉鸣声声,是夏日里的一首交响曲;蛙叫阵阵,奏响着盛夏时节的乐章。在这个盛夏,志愿者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快来看看吧~
01
赛先生来了!之“螳螂捕蝉”
●为什么夏天里的蝉总是“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
●知了只有一个夏天的寿命吗?它究竟能活多少年?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到底是哪种鸟?
这些有意思的问题,会在新一期的赛先生来了!之“螳螂捕蝉”中一一为大家解答。
“赛先生”和“小小赛”会带着故事里的主人公们悉数登场,为大家献上一台精彩的科普短剧。借由故事展现有趣的知识,比如昆虫的口器有哪些类型?螳螂的自卫大杀招是什么?还有如何区分黄雀、黄鹂等等。活动最后,相信你会对生命的循环和大自然的规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如果你对我们这个科普短剧有兴趣的话,别忘了来参加活动哦~志愿者们在表演“螳螂捕蝉”科普短剧
活动日期
7月8日(周六)
7月22日(周六)
活动时间
上午场 10:30
下午场 13:30
活动地点
二层“植物与人类”展厅
注意事项
●全部四场活动内容均相同,请选择其中一场参加即可。
●限六岁以上小朋友参加,并能单独听讲30分钟。
●每场限20人,活动提前30分钟在咨询台发放预约卡,届时请留意广播通知。
●开场前20分钟开始入场,开场前5分钟停止入场,过时不候。
●请提前预约国家自然博物馆当天门票。如遇博物馆临时调整,当日活动时间以馆内广播通知为准。
02
“恐龙换头术”
科学家志愿日活动
雷龙是一种大型蜥脚类恐龙,身躯庞大,但却有一个小小的脑袋。但就是这个小小的脑袋,却在古生物学界造成过一场大大的风波——“雷龙换头”。
雷龙的复原图。图片来源:
snappa.static.pressassociation.io
源于美国的这场风波,也影响到了我们中国,合川马门溪龙模式标本的头也经历了一次“换头”。故事是怎样的呢?如果您对这个故事有兴趣,不妨来国家自然博物馆参加这场“科学家志愿日”活动。
专家介绍
李建军,国家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从事以恐龙为主的古脊椎动物学的科研、科普和展览等工作。主要研究恐龙足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恐龙足迹专著3部,科普著作2部。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杨锺健科学传播奖”、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活动日期
7月15日(周六)
活动时间
上午10:00
活动地点
一层“古爬行动物”展厅
注意事项
●展厅空间有限,人流量较大,请家长看护好小朋友,注意安全。
●请提前预约国家自然博物馆当天的门票。如遇博物馆临时调整,当日活动时间以馆内广播通知为准。
03
“一树花开——中国树木文化展”
志愿者讲解
●你真的认识树木吗?
●自然界中的树木蕴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中国古建筑常见的榫卯结构为何能够天衣无缝地紧密相扣?
●树木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志愿者老师将带您走进树木的世界,了解树木本身和树木文化。
活动日期
7月4日(周二)
7月9日(周日)
7月18日(周二)
7月23日(周日)
活动时间
上午场 10:00
下午场 13:30
活动地点
“一树花开·中国树木文化展”
注意事项
●本展览为收费展览,票价为20元/人,请提前购票。
●请提前预约国家自然博物馆当天的门票。
04
展厅常规讲解
●进到展厅,不知道从何看起?
●看到漂亮有趣的标本,想了解它们的故事?
●展品太多,哪一件最有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参观博物馆?
为了满足来馆观众对展厅讲解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家自然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团队推出常规讲解服务,每天安排两个时间段的定时讲解。
活动时间
上午场 10:00
下午场 13:30
活动地点
不固定。请观众朋友届时注意收听咨询台广播,前往相应展厅。
注意事项
●展厅空间有限,人流量较大,请家长看护好小朋友,注意安全。
●请提前预约国家自然博物馆当天的门票。如遇博物馆临时调整,当日活动时间以馆内广播通知为准。
供稿:李莉(公共服务部)
责任编辑:郑钰
编辑:付琦
关键词: